粉丝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性格和心理。公众号运营者要掌握粉丝的真实心理,针对不同的粉丝进行不同方式的沟通和引导。那么,常见的粉丝心理都有哪些呢?
一是反叛心理
反叛心理表达的是当事人对某些限制的叛逆快感。所有的人都有反叛心理,只是由于理性思维的把控而将其压了下来。在公众号的粉丝中也不乏这种心理。即便公众号的内容做得再好,推送时间卡得再完美,也会有反对的声音响起。这些反叛的粉丝通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对公众号的理解和认识为基础进行反抗。作为公众号的运营者,要认识到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没有办法提前预估哪些是反叛粉丝,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经常和粉丝进行互动,发现粉丝中一些不同的想法并设法解决,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反叛粉丝的问题。
二是逃避心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往往处于高压状态,于是经常产生诸如"让自己放松一下"之类的想法,这就是逃避心理的表现。同样的道理,公众号定时推送内容进行互动,看似正常,但背后很可能也存在着粉丝的逃避心理。因为大部分人都有看淡日常状态、渴望以逃避来安慰自己的心理。作为公众号的运营者,在面对粉丝的逃避心理时,最好不要如往常一样,天天发送大量内容,而要适当地让自己休息一下,给自己和粉丝一个喘息的空间。
三是表现心理
很多公众号在发送内容时,会选择一些较为技术性或观点性强烈的文章。 但是,粉丝中往往也会有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的人,他们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和看法会有较强的表达欲望,这就体现了表现欲心理。对于这类粉丝,建议公众号运营者适当给予他们表达观点的机会,满足其表现欲心理。例如,在公众号中征集粉丝作者,诚邀他们来投稿。这样做既可以满足这些粉丝的表达欲望,也能够吸收有益的建议,使公众号的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具体化。
四是挑剔心理
公众号粉丝中有很多"专家级"的人,这些人属于典型的"技术控", 总是会提出一些奇怪的想法,或者爱钻牛角尖,即便是专业大师也可能被他们驳得无话可说。对于运营技术类公众号的人来说,自己的创作团队通常很难为这样的粉丝创作出较为完美的内容,因为他们只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出发,不考虑市场等其他因素,所以运营者总是会被他们纠缠得烦不胜烦。这时建议运营者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不要与这些粉丝做过多的纠缠,即便自己在理也很容易让他们怀恨在心,同时还浪费自己的时间,得不偿失。
做内容要秉承严谨的态度,尽量不要给这些人以可乘之机。
具有挑剔心理的粉丝通常较为偏执,他们的技术理论和拓展能力较强,很容易迷惑入门者,公众号运营者其实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来帮助 自己实现营销。如小米手机就是利用那些对手机性能和数据极端关注的粉丝实现口碑营销,并成功卖出了多部手机。
五是痴迷心理
怀有痴迷心理的粉丝通常就是大家所说的"脑残粉"。而脑残粉指的是对名流或品牌极为热衷以至失去理智的粉丝。这些粉丝见不得别人对自己热衷的名流或品牌进行抨击,通常会奋起反驳甚至伤及他人,引起一些大规模的网络口水战。对于公众号来说,难免也会遇到怀有这种痴迷心理的人,当他们痴迷于我们的公众号或产品时,我们不能仅是沾沾自喜,还要做好良性引导,否则很容易导致这些粉丝失控,产生不良的后续影响。
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jiuwenwang